新华社重庆8月15日电 题:长江渔岛“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周思宇、刘梓桐、周文冲 徐徐江风中,退捕上岸的渔民赵良露牵着5岁儿子的手,望向水波荡漾的江面。回想这5年的生活,他感慨万千,“现在江水更清,鱼又多,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年前,赵良露还是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中坝岛的一个渔民,赵家世代以打鱼为生。在岛上,像赵良露一样“靠水吃水”的船上人家还有很多。 中坝岛是长江入渝第一岛,它四面环水,没有桥梁、不通公路,依靠轮渡与外界联通。中坝岛所在的石蟆镇渔业资源丰富,含长江岸线38.8公里,区域内分布有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中坝岛一景。新华社记者周思宇 摄 赵良露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经常在江边看到珍稀鱼类洄游,“中华鲟、胭脂鱼……我都见过,鱼可多嘞!” 但后来,随着岛上渔船越来越多,水里的鱼越来越少了。赵良露心里不是滋味,萌生出转行的念头。可是,离开船还能干什么?他心里也没底。 转变发生在2018年,为修复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水生物资源,在当地政府推动下,中坝岛上的渔民集体退捕上岸。赵良露记得很清楚,上岸那一天,他主动上交老渔船,领取了18万元补偿金。 这笔钱,赵良露用来在镇上安了新家。在相关政策扶持下,退捕上岸后,他当上了社区网格员,还在中坝岛老屋前后种了不少甘蔗。 “岛上光照充足,沙性土壤适宜甘蔗生长,种出来的甘蔗又甜又香。”赵良露告诉记者,每年甘蔗收成期也是旅游旺季,农户把甘蔗水分熬干制作成红糖销售出去,有游客夸赞道“连岛上的空气都是甜的”。 赵良露说,他和妻子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以前打鱼的时候,水流急,行船险,每次出船妻子都要为自己担心。如今,日子过得安稳了,收入还翻了一番,孩子们在镇上就近上学,新生活充满希望。 近年来,通过增殖放流和搭建人工鱼巢,江里的鱼儿又多了起来。中坝岛还建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作为社区网格员,赵良露也投入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时常在基地向村民宣讲禁渔相关政策法规。
赵良露在自家地里查看甘蔗长势。新华社记者刘梓桐 摄 不仅是赵良露,在当地政府的政策帮扶下,中坝岛农旅产业蓬勃发展,更多退捕上岸的渔民吃上“旅游饭”,过上好生活。 赵泽伦曾是岛上数一数二的打鱼大户,当年上岸时他心里有些打鼓,30年来以打鱼为生,转行的困难不言而喻。2019年,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烹饪技能培训班,经过20多天潜心学习,成为“持证上岗”的厨师。 随着岛上生态环境向好,上岛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年,赵泽伦把自家农房装潢一新,整修院坝、改造厨房,开起了农家乐。谈起日渐红火的生意,他笑着说:“最多的一天接待了近40桌客人,单日收入1万多元。” 中坝岛所在羊石社区综治专干赵泽贵说,如今岛上种植了1000余亩甘蔗,年产值达600万元。好生态和好风光吸引游客上岛,农家乐在节假日期间“接待客人都忙不过来”,农旅融合发展让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完成长江干流渔民退捕转产任务后,我们抓好退捕渔民生计保障工作,大力发展中坝岛生态农业,取得初步成效。”石蟆镇副镇长梁红英介绍,全镇86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中坝岛渔民有的种植甘蔗,有的做起运输生意,有的开起农家乐……退捕上岸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现在,赵泽伦安下心来,打算继续提升烹饪技能和服务水平,把农家乐经营好。他说:“店里的招牌菜是酸菜鱼,和鱼打了几十年交道,在菜市上挑鱼我可是行家,我家的酸菜鱼,食材新鲜,味道巴适得很!”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长江渔岛“变形”记
时间:2023-08-16 18:49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周思宇 点击:
次
徐徐江风中,退捕上岸的渔民赵良露牵着5岁儿子的手,望向水波荡漾的江面。回想这5年的生活,他感慨万千,“现在江水更清,鱼又多,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东北经济企稳向好 释放振兴发展积极信号
今年上半年,东北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整体延续了一季度的向好态势,经济复苏成绩明显...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长江渔岛“变形”
徐徐江风中,退捕上岸的渔民赵良露牵着5岁儿子的手,望向水波荡漾的江面。回想这5年的...
- 第六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开幕 共话中国式
六月的陇原大地,万物勃发,生机盎然。8日,第六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在甘肃省兰州...
- “白发姑苏”传承焕新——2500年古城的人文经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作为全国唯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位于姑苏区的古城是苏...
- 双面“绣”姑苏——人文经济视野下的苏州观察
2500年岁月沉淀出的昆曲、评弹和园林、苏绣,早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吴风悠...
- 新疆: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疆深入学习贯...
- 东北经济企稳向好 释放振兴发展积极信号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