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2月8日电 题:千里走“大秦”看能源保供 新华社记者 这是一趟堪称奇观的长达2.6公里的火车,从车头走到车尾要半个多小时,210节黑色敞口车厢内装有近2万吨煤。 在我国煤都大同和秦皇岛港之间,653公里的铁轨上,每天有近百对这样的火车奔跑而过,为全国20多个省份送去光明和温暖。 这是一条牵动人心的特殊铁路——大秦铁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大秦铁路运量突破4.2亿吨,再次保持了世界单条铁路年运量最大的纪录。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山西大同登上了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沿着千里大秦线,一路穿越燕山山脉,直奔渤海之滨,见证中国能源保供的铿锵奔腾之力。
重载列车行驶在大秦线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巨龙”奔腾 带去光和热 雁北大同,滴水成冰。湖东站二场,数十列重载列车集结待命。 “二场18道73155次信号开放!” “司机明白!”42岁的重载司机呼长宝检查完毕后,只见他伸直手臂,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指向前方:“绿灯,正线通过!” 早上8点34分,这辆2万吨重载列车缓缓开动了。 自电煤保供以来,大秦线上600多名2万吨重载司机就保持着平均一个月出乘9次的频率。“电煤保供,一分钟也耽误不得。”呼长宝说,最紧张时,他们出勤都是小跑前进。 面对我国电力和煤炭供应一度紧张的局面,2021年10月以来,各部门、各煤企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主产地煤炭产能快速释放。以山西为例,2021年煤炭产量达到11.9亿吨,发送电煤4356万吨。 而将这些电煤运往南方,大秦铁路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大秦线,全长653公里,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1/5,用户群辐射26个省、区、市,涵盖我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十大钢铁公司和上万家工矿企业。 2万吨重载列车开往湖东站前,先要在各个装车点装煤。 在晋能控股集团塔山煤矿的装车点,39岁的集控员闫文双眼注视着前方缓慢行进的车厢,一旦到了合适的位置,他便按压下煤键,80吨精煤通过漏槽轰隆隆倾泻而下。“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才能控制好下煤位置,保证车厢不偏重。”闫文说,塔山煤矿采用自动化装车系统,2万吨煤装车用时3个多小时。 从高空俯瞰,塔山煤矿的装车站被长长的列车围成一个“灯泡”形状,工人们说,这里就是许多省份的电力来源。保供高峰时,每天有8万吨煤从这里装车发运,足以让一个中型电厂运行一周时间。 为了将这些煤早日送到全国各地,大秦铁路24小时不间断运营,平均每12分钟就开出一列重载列车,是世界单条线路重载列车发运密度之最。 “我们每天发运煤炭130万吨左右。”湖东站站长林建民告诉记者。130万吨煤是什么概念?以318克动力煤发一度电计算,大秦铁路每天发运的煤炭量发电可超过40亿度。 “呜——”对面轨道内,每隔10多分钟便有一趟从秦皇岛返回的空载列车,双方鸣笛示警。 负重争先 科技绿色支撑重载 在桑干河畔、燕山腹地,呼长宝驾驭着这条钢铁“巨龙”穿山越岭。尽管已有10多年驾龄,但他始终认为,“653公里没有一个地方好开”。 10点20分左右,列车行至化稍营站。呼长宝变得更为专注,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大秦线上最具挑战性的两个路段:化稍营至涿鹿段和延庆北至茶坞段。这两个地处燕山山脉、总长83公里的大坡,落差达1000米。 这种复杂路况下,长达2.6公里的列车车身常常同时扭出三四条曲线、七八个起伏,车头和车尾的高度落差超过10层楼。有时同时穿越三四个桥梁隧道,有时车尾的坡还没下完,车头就又开始爬坡。 “最怕的不是拉不动,而是主控机车指令发出后,从控机车收不到指令或指令不同步。如果停不住,巨大冲力能把中间车辆挤成‘铁饼’!”呼长宝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铁路科研团队在大秦线先后开展了100多次试验,将过去点到点通信传输创新研发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2万吨重载列车的主从机车完美实现了“齐步走”。 作为我国第一条全线采用光纤通信系统和微型计算机集中调度的铁路,大秦铁路还实现了调度指挥人员对中间站接发车进路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行驶到关键路段时,呼长宝不时会接到湖东电力机务段咨询室打来的电话。 “速度?41,好的。过了减压地点了吗?减压速度呢?您速度再提高一点。”咨询室内,由多位有经验的老司机们组成的“智囊团”实时监控着整条线上列车运行情况,对司机进行“远程指导”。 “这里就像一个庞大的试验场,几乎每天都有创新成果。”这是不少重载铁路专家的共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秦铁路上开行的列车越来越重:从5000吨、1万吨、1.5万吨到2.1万吨……2022年将试验常态化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年运量也从最初的2000多万吨到上亿吨,2005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然后是4亿吨,最高纪录达到4.5亿吨。 负荷越来越重,跑得却越来越快,各项纪录不断被刷新:装车,30多秒一节;速度,重车每小时80公里;制动,0.2秒同步操控;通讯,延时不超0.6秒…… 现在的大秦线,也是一条“绿色运输线”。在全程653公里的铁路线上,过去列车一过,落下一层煤。如今,在出发前,煤堆上就被喷上了抑尘剂,如“发胶”一般起到定型作用,煤尘不会逸散。 大秦运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据测算,铁路每增加1万吨货运量,可比公路完成同等运量节省能耗约11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6吨。大秦铁路日常运输量达到130万吨,相当于每天分流4万多辆30吨载重公路运煤卡车,减少了3万多吨的碳排放。 11点38分,前方一趟高铁列车飞速驶过,这里是三个“首条”铁路的神奇交汇处: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首条铁路——京张铁路、中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大秦铁路和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 百年沧桑,换了人间。 守护“大秦” 为了万家灯火 18点49分,列车顺利抵达秦皇岛柳村南站。 210节车厢被依次拖向翻车机房,随着车厢被硕大的翻煤机翻转过来,车厢内满载的煤炭被倒进传送带,随后被运往不同的货船上。 浩瀚海面上,一艘艘运煤船整装待发。 呼长宝终于能松一口气了。他是重载司机公认的榜样,连续9年实现故障“零”延时、行车“零”事故,安全值乘行驶达90万公里。 或许是常年行驶在路上,呼长宝并不善言辞,但内心也有柔软之处。尤其是春节期间,驾车行驶在无尽的铁轨上,有时会看到道路两旁村庄燃放的烟花,每到这时,总会有所触动,但他不能去看,不能去想,只能专注地盯着下一个信号灯。 重载司机是大秦铁路上的重要岗位,但大秦线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各个工种的密切配合,离不开每一个大秦人的付出和努力。 捅砂工,是大秦线上最细小的一个工种,在湖东电力机务段,甚至只有2个人专职从事着这项工作。 “虽然砂子很不起眼,但要堵住了扬砂嘴和送砂管,车就没办法开,会影响运煤效率。”湖东电力机务段整备车间捅砂工商兰波说,列车在启动、上坡道时,很容易出现车轮打滑,这时需要司机启动撒砂装置,增加摩擦力,但如果砂管不畅无法下砂,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坡停事故。 商兰波看上去有些“邋遢”,厚棉衣套着皮夹克,工作服上满是油污。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他和徒弟手里拿着电动扳手和自制的泡沫坐垫,不停地在机车底下检修。 探伤工,他们笑称自己是在给铁轨做“CT”,但工作的环境却不怎么舒适。每隔几分钟铁轨上就会过趟车,列车呼啸而过,探伤队员们的脸甚至被吹得变形,但仍需要在列车驶过后快速把机器抬上铁轨,争取在短暂的无车时间内检查更多的铁轨。 湖东站是大秦铁路的龙头车站,2万吨重载列车都要在这里编组、分解,始发、通过。而列车值班员则负责给这些列车“排班”,发放信号。马世安从作为一名铁道兵修建大秦铁路到成为列车值班员接发列车,他在大秦线上工作了30多年。 为了“守护”大秦,他从来没有回重庆老家过过一次春节,就连父亲去世、女儿结婚,也都没回过。明年他就要退休了,就希望能坐上重载列车亲自走一趟大秦线。 “我们每个人都像重载火车一样,每个岗位都承载了很多压力,每一环都是关键一环,只要列车还在奔跑,我们就不能停歇。”马世安说。 不能停歇,而且还要跑起来。林建民说,大秦人走路没有慢的,遇到紧急的事情,都是跑着的。 不久前一场暴雪袭击大同,湖东站内400多副道岔被及膝的大雪覆盖,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大家不分工种,300多人出动除雪。尽管也有小铲子,但狭窄的道岔用手刨效率最高。大家刨了一天多,才保证了整个路线的畅通,完全没有影响运量。林建民说,他的棉鞋被雪浸湿,换了3双,但不觉得冷,因为急,刨完一处还得赶紧跑到另一处。 有人测算,大秦线上耽误一分钟,就会少运1000吨煤炭,争分夺秒的观念早已渗透进大秦人的血液。从秦皇岛返回大同的路上,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穿越风雪,这条钢铁“巨龙”一路前行,只为给更多人带去光明和温暖。(记者王菲菲、王劲玉、柴婷、陈志豪)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千里走“大秦”看能源保供
时间:2022-02-08 12:02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点击:
次
这是一趟堪称奇观的长达2.6公里的火车,从车头走到车尾要半个多小时,210节黑色敞口车厢内装有近2万吨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电力天路”完成年检 累计输电量突破150亿千
28日,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完成第十一次年检。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提供...
- 千里走“大秦”看能源保供
这是一趟堪称奇观的长达2.6公里的火车,从车头走到车尾要半个多小时,210节黑色敞口车...
- 国家电网: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零
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恢复常态,保供电保民生取得阶段性成效。...
- 电价市场化改革“能涨能跌” 居民电价稳定
市场化改革重磅举措落地 电价“能涨能跌”。 ...
- 多地为何“拉闸限电”?后续电力供应能否保障
限电停产是当下热词。在电力供应紧张背景下,全国多地发布限电通知,大部分地区则将重...
- 多地限电 多方表态保供应 紧张局面将缓解
关于电力的通讯——部分地区用电紧张 多方表态保供应 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 “电力天路”完成年检 累计输电量突破150亿千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