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旅游业起源于上世纪50、60年代,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经过半个世纪的摸索发展,中国一跃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袤的农村,经过8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指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文、旅等深度融合,如何让曾经贫困的山村,穷苦的村民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成为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摆在文旅人面前的时代“考卷”。如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乡村旅游实现华丽转身,我认为应该着眼三大突破。 在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寻求突破。完善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一个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广大游客心中“网红地”“打卡地”的前提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功能完善的接待服务设施是一个地方吸引游客的前提。传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多位于城市近郊,依赖于便捷的交通体系,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大大提升了乡村道路的通达性。自驾游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人来了,车多了,乡村停车难又成了问题。有新闻报道,一个老百姓见村里来了很多自驾游客,车子挤满了整个道路,他寻思把自家刚抽穗的麦苗地移平,当简易停车场,每辆车收10元停车费。村民议论纷纷,说他乱占耕地,非法收入自装腰包。我们先不论对与错,一个地方发展旅游,没有一个像样的停车场是不行的。规划部门要提前思谋,规划先行。一个产业的发展,依赖完善的基础配套。水、电、气、网、路通了,村子活了,便利了,人自然就来了。 在乡村旅游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单一的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火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必定是一个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体。一产是基础、二产是关键、三产是效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曾经人迹罕至的乡村带来了生机。传统的农业种植业、附加值低。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种植,让基地变产地、产地变园区、园区变景区,延伸乡村产业链,让生产劳动更具乐趣、让加工生产更具体验,成为摆在“新”农人面前的课题。整合乡村百姓宅基地、闲置房屋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研发特色乡土文创产品。一颗松塔、一束麦穗在“新”农人手中焕发新的活力。留住“乡愁”的同时,改变乡村面貌,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招引培育上寻求突破。现代产业的发展靠科技创新,专业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发展高品质、高水平的乡村文旅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文旅人才队伍。2018年,原四川省旅发委在德阳绵竹启动全省首批乡村旅游“两师一员”(乡村旅游规划师、乡村旅游工程师和乡村旅游技术员)培训班,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培训的创新之举。当年陆续对首批20个试点县(市、区)约2000名乡村旅游人才进行培训,这为四川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凝聚人才力量。 如何招引在外的人才集聚乡村?政府需要出台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在人才“内培”和“外引”上下功夫。内培,提升乡村居民自身素质,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等一大批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外引,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知名文旅企业的合作,建立乡村校地、商地合作联盟机制。引进规划专家团队、优秀运营管理团队,为当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聚贤纳才。 完善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多产融合的产业发展途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才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乡村旅游定能华丽转身,化茧成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时间:2022-01-06 17:08来源:评论网 作者:赵红梅 点击:
次
完善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多产融合的产业发展途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才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乡村旅游定能华丽转身,化茧成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捂热这笔党费的“温度”
一笔充满温度的特殊党费。近日,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2.2亿元,用于2022...
- 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完善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多产融合的产业发展途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才队伍,我们...
- 人民江山人才辈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
- 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
通知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制定《条例》,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
- 玉屏县供销联社全力以赴保供应稳物价防疫情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月5日,玉屏县供销联社理...
- 党员干部要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
- 捂热这笔党费的“温度”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