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5日电 题:小寒:银装映冬色 梅香暖乾坤 新华社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挥别冬至,迎来小寒。 此时节,北国四野苍茫,千里冰封;南方多地寒意刺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但未至最寒,到大寒时节,寒冷才会达到极致。 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这指的是,大雁开始向北方迁徙。二候鹊始巢。此时,喜鹊开始衔草筑巢,为即将到来的春天以及孕育后代做好准备。三候雉始鸲。“雉”即野鸡、山鸡,“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这三候都在描述禽鸟类,古人通过观察禽鸟的行为、习性来反映节气变化,不仅体现出对自然万物以及气候、物候变化的细微观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比如,这里的喜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鸟,其筑巢行为不仅体现了动物对生存环境的积极适应,也寓意着新春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小寒时节,民俗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人们会纳福祈安,祈求家庭的安全和幸福;吃饺子,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还有“裹霜”习俗,即在凌晨穿上单衣或薄衣,裹上一层薄薄的霜,寓意增加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岁暮知小寒,围炉话新年。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也开始忙着准备年货,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为春节作准备。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一念寒风起,一语冬情生。冬天的冷通常不讨喜,但冷并不意味着生机断绝。古人怀揣一颗诗心,总能在冰天雪地、寒流涌动的时节,捕捉到山河大地里迸发的生机和美好。比如喜鹊登梅,是小寒物候,也是晚冬迎春景致,有着美好的寓意。文人墨客在这幅严冬画卷的留白处,留下无数章句诗篇。 其中,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中就有提及喜鹊的诗句:“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小寒时节喜鹊忙碌筑巢的情景,展现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听雪花簌簌落,闻早梅淡淡香,历来都是一件风雅之事。梅花也以其凌寒独自开的特性,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成为小寒诗歌中的重要意象。 宋代词人喻陟曾作《蜡梅香·小寒天气》,其中有几句,写得颇有意趣:“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小寒时节,还没有春天的消息,纤瘦的梅花却早早地率先绽放,浅浅的苞、细细的蕊,煞是可爱。作品生动刻画了梅花因阳气渐升、春意萌动而一枝先发的景象。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隆冬数九,万物雪藏,小寒虽寒,望春则暖,人生亦然。四季交替,岁月轮回,冷到一定程度,就会暖起来。不必抱怨一地鸡毛的生活,不必忧心困难永不消散。否极泰来,“冬天”夺走的,“春天”都会交还回来。走过风雪严寒,就是春暖人间。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天津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两会频道 | 消防应急 | 运动竞技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会议专题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新疆建设兵团 | 科技工业 | 智慧城市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聚焦海外 | 网络金融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互联网+ | 特色小镇 | 民政工会 |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丨小寒:银装映冬色 梅香暖乾坤
时间:2025-01-05 16:20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点击:
次
此时节,北国四野苍茫,千里冰封;南方多地寒意刺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但未至最寒,到大寒时节,寒冷才会达到极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辛亥革命113周年》
- 下一篇:文化新观察|图书市场迎来“开门红”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图片文章
- 精彩文章
-
- 文化新观察|图书市场迎来“开门红”
40余万种图书集结亮相,400余场活动精彩纷呈,10万人次涌入参观,馆配采购码洋突破亿...
-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丨小寒:银装映冬色 梅
此时节,北国四野苍茫,千里冰封;南方多地寒意刺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
- 《辛亥革命113周年》
十月十,废帝制,辛亥革命垂青史。 ...
- 纪念陈毅元帅诞辰
对党尽忠无止境,为民除害有生年,艰难百战驱敌寇,铁血牺牲奋斗先。 ...
- 《中秋节日》
中秋节日求圆满,胜利歌声伴远征。 ...
- 《禹堤》
禹堤是对鲧堤的继承和发展,或者说禹堤就是鲧堤! ...
- 文化新观察|图书市场迎来“开门红”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