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莫斯科5月6日电 特稿丨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新华社记者耿鹏宇 从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到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的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震撼登场,从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走红”俄首都莫斯科,到中国多地举办俄罗斯传统谢肉节迎春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蓬勃发展的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已成为深化两国关系、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数百项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国蓬勃开展,一场场文化盛宴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 语言学习架起深入沟通桥梁 “我叫玛丽亚,我正在学习中文,很高兴认识你。”在莫斯科河河畔,一名女孩迎面走来,用俄语确认记者是中国人后,便切换中文做起自我介绍。 玛丽亚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大二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她笑着说,自己的中文还不是很好,只会一些日常用语。在她看来,中文文字优美、充满魅力,中国文化丰富多彩,能够在中文领域继续深造是她的梦想。 如今,走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一声声亲切热情的中文问候。“你好”“是中国人吗”“欢迎”“再见”……看到亚洲面孔,许多俄罗斯民众会主动用中文打招呼。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历史学博士伊利亚·古京也是一位中文教师。他说,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这得益于双方教育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离不开两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共有140多所大学、220余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此外,还有19所孔子学院、5个孔子课堂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中文教学。2019年,俄罗斯政府将中文纳入国家统一考试外语科目。全俄约11万人学习中文。俄罗斯汉语水平考试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汉语桥”等活动在俄罗斯颇受欢迎。中国则有超过180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中小学和大学约12万人学习俄语。 与此同时,两国还共同打造“中俄名校10+10联合培养优秀人才计划”“中俄联合科教中心建设计划”和“中俄同类大学联盟发展计划”等合作品牌,支持大学开展联合教育项目,扩大双向留学交流规模,联合举办大学生暑期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等,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和往来。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俄语和中文学习是两国扩大各领域合作的根基。”古京说,“俄中文化年”为两国开展文化交流、推进教育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艺术交流展现文化交融之美 中国原创舞剧作品《咏春》日前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中国功夫与舞蹈的融合之美赢得俄罗斯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也引起俄媒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俄罗斯金砖国家电视台报道说,舞剧《咏春》以酣畅的节奏感与细腻充沛的情感表达,打动了在场观众。俄罗斯观众通过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了咏春拳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武术流派。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报道说,舞剧《咏春》作为“俄中文化年”的重要活动,通过双线叙事讲述了一段传奇故事与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魅力。 近年来,俄罗斯文艺表演领域刮起了“中国风”。由中国导演执导、俄罗斯演员出演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莫斯科国立民族剧院驻演多场;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的《红旗颂》回响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扎里亚杰公园音乐厅;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亮相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马林斯基剧院……多部中国作品走进俄罗斯,在异国舞台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一批俄罗斯经典艺术作品绽放在中国舞台:《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带来原汁原味的“俄式美学”;由《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衍生而来的话剧、芭蕾舞剧、音乐剧令人耳目一新;中国中央歌剧院与俄罗斯艺术家以当代视角对经典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再诠释,让文学经典焕发出跨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展现着两国文化的碰撞交融。 中国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表示,众多高水平的俄罗斯艺术团体来华演出,不仅为中国观众带来俄罗斯文化精华,也为俄罗斯艺术家感受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契机。 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院长亚历山大·雷任斯基说,俄中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交流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享受加深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直观认识,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 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 “出国吃个早餐再回国”,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已成为日常。 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每天清晨,不少俄罗斯人“组团”来到黑河市逛早市、购物,品尝油条、豆浆、茶叶蛋、鸡蛋汉堡等东北特色早餐,还开发出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吃法“包子配啤酒”。 “我刚去看了牙医,又买了一些日用品,现在准备找个餐厅吃午饭,然后坐船差不多10分钟就到家了,非常方便。”家住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叶卡捷琳娜说。她说,自己常来黑河,虽然不会中文,但这里随处可见清晰的俄语标识,许多摊主也都会说些简单的俄语,沟通不是问题。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签证便利化,赴华旅游的俄罗斯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北京、广州、上海、三亚、成都、秦皇岛……俄罗斯民众心中的中国旅游必去城市的清单越来越长。 当俄罗斯游客沉醉于中国的美景美食时,更多中国游客也前往俄罗斯各处风景名胜“打卡”“拔草”。俄罗斯旅游业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赴俄游客数量达到84.8万人次,是2023年的4.2倍。除莫斯科、圣彼得堡外,摩尔曼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等城市也迎来更多中国游客。 为了方便中国游客,俄罗斯部分城市机场和主要景点均有中文标识,一些“网红餐厅”也贴心安排了中文菜单。两国多个城市之间开通直航航班,拉升了两国游客双向奔赴的热情。 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莫斯科市连续两年在中国春节期间组织系列庆祝活动,包括中式美食品尝、茶艺表演、舞龙舞狮以及书画、剪纸大师班等。莫斯科市副市长纳塔利娅·谢尔古宁娜说,“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获得在异国欢度佳节的难忘体验,也让莫斯科市民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 “‘俄中文化年’期间,我们两国人民有机会深入了解对方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鲍里斯·季托夫说,文化年强调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对话和理解的重要性,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相互认知、相互尊重,为两国世代友好注入新动力。(参与记者:周天翮)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天津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两会频道 | 消防应急 | 运动竞技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会议专题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新疆建设兵团 | 科技工业 | 智慧城市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聚焦海外 | 网络金融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互联网+ | 特色小镇 | 民政工会 |
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时间:2025-05-06 18:06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耿鹏宇 点击:
次
从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到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的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震撼登场,从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走红”俄首都莫斯科,到中国多地举办俄罗斯传统谢肉节迎春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蓬勃发展的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已成为深化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
- 人文交流拉紧中俄人民相知相亲纽带
从中俄合拍电影《红丝绸》在俄热映创票房佳绩,到两国艺术家携手打造的新版歌...
- 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主席冯德
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中欧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 赵乐际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9日在北京会见日本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自民党干事长森...
- 大国睦邻的时代意义
大国外交书写又一精彩篇章。2025年春天,世界瞩目中国,瞩目中国与亚洲近邻的紧密互动...
- 辛识平: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新的“黄金50年”
“中马友好顺应历史潮流,未来可期。”在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习近...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