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从《浪浪山小妖怪》看基层干部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5-08-28  来源:评论网  作者:程鸿 ​  点击:0
近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引发热议。影片以四只籍籍无名的小妖“逃—装—救—灭”四幕戏,写尽小人物的悲壮与光辉,也为基层干部翻越“浪浪山”提供了三面镜子:淬火、逆行、潜功,读懂这三面镜子,也就读懂了我们在基层成长的三把钥匙。

       近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引发热议。影片以四只籍籍无名的小妖“逃—装—救—灭”四幕戏,写尽小人物的悲壮与光辉,也为基层干部翻越“浪浪山”提供了三面镜子:淬火、逆行、潜功,读懂这三面镜子,也就读懂了我们在基层成长的三把钥匙。

      翻越“浪浪山”,须经“淬火”之炼,在基层熔炉中百炼成钢。电影中,四只小妖逃出浪浪山后仓促“伪装”成取经团队,终因根基不牢、本领不足而被识破。基层工作何尝不是如此?面对千头万绪的任务、错综复杂的矛盾、真实迫切的民生需求,干部若只想“镀一层金”、蜻蜓点水,便会被现实的高温和高压瞬间打回原形;唯有把岗位当炉膛,把急难险重当砧台,把群众质疑当淬火剂,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挨批、修正中锤炼意志、提升本领,才能把脆弱的生铁炼成坚韧的好钢。淬火的过程可能伴随疼痛、伴随脱皮,但只有经历过高温高压的反复锤炼,才能成就关键时刻顶得上的硬脊梁、铁肩膀,才能在基层这座大熔炉里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钢刀利刃”。

      翻越“浪浪山”,须有“逆行”之勇,在危难时刻彰显担当本色。逃出浪浪山后,四妖本可继续远遁山林,却在得知黄眉怪要拿童男童女炼丹时,毅然掉头冲进小雷音寺。他们没有法宝,没有后台,只有一腔“孩子不能死”的朴素信念,以血肉之躯对抗强大敌人。基层同样遍布这样的“火线”,台风来袭时,别人往家跑,干部要往堤上跑;疫情突发时,别人往后撤,干部要往卡点冲;征地拆迁、信访维稳、抗旱排涝,处处都是“责任圈”划出的生死线。奔赴责任圈,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算清了“我是谁、为了谁”后的笃定;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把群众安危置顶后的必然选择。把风险当考场,把群众当坐标,把“小我”融进“大我”,才能在风高浪急中跑出最稳的航向,才能在一次次逆行中完成从“普通人”到“主心骨”的升华。

     翻越“浪浪山”,须持“潜功”之心,在默默奉献中成就永恒价值。影片结尾,四妖被打回原形、灵智尽失,却在山脚被百姓自发修起“无名小庙”,香火缭绕,却无人知其姓名。基层工作恰如这座无名小庙,修一条水渠、装一盏路灯、调解一次纠纷,短期内看不到耀眼显绩,甚至要甘当“幕后英雄”;但十年八年后,渠水依旧清冽、灯光依旧温暖、乡邻依旧和睦,群众会指着它们说:“这是当年那个小伙子带着我们干的。”把功名让给时间,把口碑交给群众,把有限任期对接无限事业,才能在静水深流里树起最高的丰碑。干部的价值不在于职务有多高、掌声有多响,而在于离任后群众是否在心里为你留一盏灯、为你燃一炷香;当“功成不必在我”成为价值坐标,浪浪山便不再是个人仕途的拦路虎,而成为党群连心的纪念碑。

      《浪浪山小妖怪》虽是一部动画作品,却深刻诠释了党员干部应有的成长路径与精神谱系——在“淬火”中强基,在“逆行”中担当,在“潜功”中沉淀。愿我们都能像那四只小妖,在一次次翻越中褪去“妖气”、涵养“正气”,把脚下的“浪浪山”变为成长的“里程碑”,在平凡中铸就不凡,最终成为人民心中那座永远的“无名小庙”。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