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以抗战精神为指引,扬起年轻党员干部理想风帆

时间:2025-09-30  来源:评论网  作者:未知  点击:0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讲话犹如一座灯塔,为年轻党员干部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新的时代征程中担当起属于我们的使命。

于历史回响中锚定坐标, 让理想在精神传承中扎根铸魂。杨靖宇将军“腹中满是草根与棉絮却始终不向敌人低头”的不屈;赵尚志将军“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决绝,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内核。这些历史回响,本质上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密码。对于年轻党员干部而言,锚定历史坐标,就是要在回望中读懂“为什么而战”——为民族独立、为人民解放。这种理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先烈用鲜血浇灌的信仰之花。当下,个别年轻干部存在“躺平”心态、理想模糊等问题,恰恰是因为缺乏对历史的深刻认知。传承这份精神,年轻党员干部需将“不屈不挠、团结奋斗”转化为工作准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基层治理的网格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践行初心,让理想之根扎在为民服务的土壤里。

在使命传承中锤炼品格,让担当在时代考验中淬炼生长。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担当打破敌人封锁;地下党员李白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守护党的秘密,用生命践行“严守纪律”的担当。这些事例揭示了担当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考验中锤炼出的品格。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虽不必面对枪林弹雨,但同样面临“时代大考”。防汛救灾中的逆行、改革攻坚中的突破,都是担当的试金石。部分干部遇困难“绕道走”、见矛盾“踢皮球”,根源在于缺乏“事不避难”的品格淬炼。传承这份担当,年轻党员干部要在“急难险重”中践行担当,面对群众信访,不推诿扯皮,用“钉钉子”精神化解矛盾;参与重大项目攻坚,不畏惧挑战,以“啃硬骨头”的劲头突破瓶颈,让担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生长。

用奋斗姿态续写复兴华章,让青春在理想指引下破浪远航。八路军战士收复张家口时,年轻的通信兵冒着炮火架设线路,确保指挥畅通,他们的奋斗,正是“把青春献给祖国”的生动注脚。这些奋斗身影,印证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从来由奋斗者的足迹铺就”。新时代的复兴之路,同样需要接续奋斗。从“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35岁,到脱贫攻坚一线“90后”驻村书记扎根乡村,年轻一代的奋斗,正是对“抗战精神”的最好传承。反观少数年轻干部“佛系”“摆烂”,实则是理想迷失、奋斗动力不足的表现。年轻党员干部当以理想为舵、奋斗为桨,在基层岗位上,甘做“螺丝钉”,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在劈波斩浪中坚定方向,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让理想的风帆始终高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滦平县红旗镇人民政府  陈光禹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